罗大佑经典专辑《之乎者也》
罗大佑经典专辑《之乎者也》
这是罗大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也是他把从事歌曲创作六、七年以来累积的一切反复咀嚼之后,贯注全力提炼出来的呕心沥血之作,虽然仅仅是罗大佑的 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已经有着极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这与前期制作耗费的可观时间,以及他自己在替别人写歌,制作专辑时累积的经验有很大 的关系。
唱针落下,你第一个听到的声音就是《鹿港小镇》,石破天惊的电吉他前奏,这是我们聆听台湾流行音乐所从来没有经验过的声音。它是道道地地的摇滚 乐:大鼓小鼓、电吉他、木吉他、贝斯和键盘共同织出生动,厚实的音场,连罗大佑粗哑的声喉和不符合标准的咬字,都在这种粗犷的音场中显得恰如其份。
《之乎者也》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创造出这种蕴涵着饱满能量和炽热情绪的“声音”,利用摇滚的形式来传递歌词中极富“现代感”的信息,若 说七十年代的民歌运动是以木吉他为主的民谣曲式来进行流行音乐革命,那么《之乎者也》就是用纯正的摇滚乐踢开了另一扇大门,只身替台湾乐坛塑造了一个全新 的乐种。《之乎者也》的魔鬼曲式,《乡愁四韵》细腻精致的木吉他编曲,《将进酒》和《摇篮曲》浓郁的钢琴音色,《错误》在抒情曲中途嵌入摇滚段落的尝试, 都在当时让我们看到台湾流行音乐的无数可能性。
最受注意的当然还是它的歌词,我们听到了小镇青年在大都市求生换来的幻灭;听到了对教育,文化,代沟,以及流行歌曲本身的讽刺;也听到了关于家 国历史以及昨日恋情的纠葛情怀。《恋曲1980》完全翻转了传统情歌的写法,看似潇洒,其实几近残酷;《童年》则生动地唱出了那一辈孩子们共同拥有的特殊 回忆;《光阴的故事》以行云流水的叙事方式凭悼过往青春,拼贴出一幅动人的图像,这些都是从来没有人写过的。这张专辑的十首歌各自有不同的主题,也替流行 音乐和现实社会结合的可能性做了一次漂亮的示范。由于罗大佑用的都是“活的语言”,使这些作品不但过耳难忘,而且意象缠绵,充满了诗的口感。原本十分个人 化的经验,就这么通过音乐获得了无数人的共鸣。
即使摆在今天的唱片市场来看,《之乎者也》仍然具备成为经典的资格。过去十几年来问世的唱片何止千万,但无论在旋律与编曲的原创性,歌词和音乐 之间的密合度,或是对整个大时代的影响力方面,能和《之乎者也》一较长短的作品仍然屈指可数。这张唱片上市不久便卖掉十四万张,在八十年代初是个相当惊人 的数字。“台北不是我的家”唱遍大街小巷,横扫整个时代,“黑色旋风”就此开始。
专辑曲目:
1.错误
2.光阴的故事
3.将进酒
4.恋曲1980
5.鹿岛小镇
6.蒲公英
7.童年
8.乡愁四韵
9.摇篮曲
10.之乎者也
纵贯线乐队的北京演唱会在工人体育场举行。作为华语第一天团内地巡演的处女秀,这场演出吸引了近五万名观众到场。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和张震岳四位成员用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为众人烹制了一场记录着青春、记忆和爱的音乐盛宴。
由于是露天的场地,天气预报中的“阴到多云,有雨”一度让主办单位甚为紧张。不过歌迷们都相当守时,观众席早早地就变成了荧光棒的海洋。气势雄壮的开场视频短片后,纵贯线乐队闪亮登场,用《乡亲父老》和《公路》两首新歌迅速点燃众人的热情,随后各自奉上的《鹿港小镇》《分手吧》《我终于失去了你》和《爱相随》四首代表作更是掀起数轮合唱高潮。唱罢乐队的首支单曲《出发》,李宗盛乐呵呵地冲着台下挥手打招呼:“我是纵贯线常驻北京的李宗盛。”周华健紧接着介绍说:“我是常常来北京的纵贯线成员周华健。我们是新团体,希望大家多多鼓励。”
在随后展开的个人环节中,李宗盛的《爱情有什么道理》和《当爱已成往事》等作品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间有部分观众集体喊起了林忆莲的名字。李宗盛感慨道:“身为写歌创作的人,每次听到自己以往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歌当初写得特别惨,今天看来年少轻狂也是一种风景。”张震岳演唱的《我要钱》《自由》《爱我别走》同样掀起阵阵高潮。张震岳卖乖地说:“有机会跟着三位大哥一起切磋,很幸运。托他们的福,才有这么多人来看我。”罗大佑的发言颇有队长的派头:“我们四个人组团可以介绍不同的观众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嘛。”
正如罗大佑所说,纵贯线的演唱会观众年龄层跨度非常明显,甚至有不少都是拖家带口一起到场。四位成员并肩坐在台上一起弹唱的画面很是温馨。罗大佑在演唱自己的第一首创作歌曲《歌》时介绍说:“我在1974年写了这首歌并不稀奇,不过那一年有个人出生了,他叫张震岳。”周华健打趣称:“其实我们都是听大佑的歌长大的。”演唱会结束后,众人迟迟不愿离开,场内回荡着“纵贯线”的呼声。再度登台的纵贯线用《朋友》《真心英雄》和《出发》为当晚的演出画上了句号。
Sent to you by UPi via Google Reader:
via 罗大佑 by lotayu on 11/28/06
2006-11-28 漯河内陆特区报 - Luohe,Henan,China
... 歌词似乎是为我一个人写的,也是为他一个人写的。当然 一首好的歌曲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一曲《童年》浓缩了 多少人对童年的记忆,成为过往年少的最好的证明。那时 ,我还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罗大佑。 ...
近日,某传媒要面向观众征集“我最喜欢的一首流行歌曲”,我就想,我最喜欢哪一首呢?虽然,这种选择对我来说有几分残忍的意味,毕竟,我喜欢的流行歌曲有很多。但是,哪一首是我的最爱?在凝神的片刻,五个俊逸的字体固执地浮上心头:《光阴的故事》!
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一位女教师教我们唱《童年》,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把童年的学生生活刻画得细腻、生动、传神,仿佛执一只彩笔,在挥洒之间绘就年少的画 卷。“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歌词似乎是为我一个人写的,也是为他一个人写的。当然一 首好的歌曲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一曲《童年》浓缩了多少人对童年的记忆,成为过往年少的最好的证明。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罗大佑。
高中时,学习压力很大,大多时间都是伏案读书,生活非常枯燥。但是,在不多的空余时间,流行音乐依然像丝丝微风在宁静的水面荡起涟漪,像春天的原野里浮动 游移着沁人的暗香,让高中生活多了些内容和憧憬。那时候,很多同学在传唱《光阴的故事》,我被这首歌诗样的歌词和忧伤的旋律深深吸引,把它抄在了我随身携 带的笔记本上。我知道歌的作者是罗大佑,一个戴着墨镜穿着黑衣的带着年轻人喜欢的叛逆色彩的音乐人,并有“音乐教父”之美誉。如果说我是唱着《童年》走过 少年岁月的,那我同样也是唱着《光阴的故事》走进了青年。
进入大学,学习之外,有了更多的时间选择喜欢做的事情。时年流行音乐在大学里非 常的风行,花园里、金水河畔,常常可以看到男女学子弹着吉他在唱歌,也在弹奏着他们的花样年华,弹奏出了或激昂或婉约的旋律。那样的时光里充满罗大佑沧桑 感的歌声。《恋曲1990》、《是否》、《爱的箴言》、《明天会更好》等等歌曲似乎是莘莘学子的情感代言和精神寄托。青春的短暂、人生的无常、爱情的易 逝,是罗大佑情歌里主要的内涵,非常容易将处于空茫时期的学子击中,击起强烈的心灵回响。《光阴的故事》里有一句歌词“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地成 长”,准确地说是“风花雪月的歌声里我在年年地成长”。
20多年了,罗大佑用他的独立和冷静记录下这个社会的脉络。我在罗大佑的歌声里一 路走来。他的每首歌都会引起一段记忆,一分感慨。2003年,几位大学同窗在郑州聚会,在分手的时刻我想到了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遥远的路程,昨日 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已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 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旋律在我心中响起,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在泪珠飘落的过程有多少青春岁月成为记忆。
时 光流逝,但罗大佑的歌曲却没有随之远逝,而是已经上升成为经典的文化。他的歌仍然被传唱不衰,影响一代人的同时也将影响更多时代的人们。一天,我在家里闭 门欣赏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7岁的外甥女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在跟着唱。我不能不承认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表层抵达灵魂深处, 能够穿越绵绵岁月更行更远。记者 左素莉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罗大佑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xmliao#gmail.com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
大佑俱乐部"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ldyclub@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ldyclub+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dyclub?hl=en
-~----------~----~----~----~------~----~------~--~---